南京香肚是南京的特色秦淮传统名莱,属金陵菜,创于清同治年间。其制作工艺十分考究,形如苹果,娇小玲珑,老南京俗称之为“小肚”。它肉质紧结,红白相间,吃起来香嫩可口,略带甜味,既是筵席中的一道名菜,也是日常生活中的佐餐佳品。南京香肚曾在1910年南京召开的南洋劝业会上,和南京板鸭同时获得优质奖状,从此闻名全国,并远销香港及东南亚一带。南京香肚形似苹果,皮薄有弹力、不易破裂,红白分明、香嫩爽口、略带甜味,南京香肚与火腿相比,具有独特风味。
南京香肚起源于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大彩霞街“周益兴南腿庄”,当时老板不知为何突发奇想,用加工过的猪膀胱当袋子,灌入肉馅,制作成了一个个形似苹果,皮薄有弹力小肚,这种东西看上去红白相间颇为好看,吃起来更是香嫩爽口,略带甜味。由于造型特别、香味浓郁,很快便在百姓当中流传开来,被美其名曰“香肚”。光绪年间,香肚已行销北京、天津、广州、上海等地。清代袁枚所着的《随园食单》就有过这样的记载:“周益兴铺在彩霞街,八十多年,专制售小肚,闻名大江南北”。清末民初的南京学者张葆亨撰写的《白门食谱》中记载:“其香肚之著名,闻于江南北,远处人亦知。”
风味特点
色泽红润,香醇鲜嫩,油而不腻,佐餐下酒均宜。
南京香肚起源于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大彩霞街“周益兴南腿庄”,当时老板不知为何突发奇想,用加工过的猪膀胱当袋子,灌入肉馅,制作成了一个个形似苹果,皮薄有弹力小肚,这种东西看上去红白相间颇为好看,吃起来更是香嫩爽口,略带甜味。由于造型特别、香味浓郁,很快便在百姓当中流传开来,被美其名曰“香肚”。光绪年间,香肚已行销北京、天津、广州、上海等地。清代袁枚所着的《随园食单》就有过这样的记载:“周益兴铺在彩霞街,八十多年,专制售小肚,闻名大江南北”。清末民初的南京学者张葆亨撰写的《白门食谱》中记载:“其香肚之著名,闻于江南北,远处人亦知。”
1910年南京召开的南洋劝业会上,周益兴火腿店的香肚和南京板鸭同时获得优质奖状,从此闻名全国,并远销香港及东南亚一带。1930年代的上海市长吴铁城在南京岭南风味的安乐酒店吃到南京香肚时多有溢美之词:“人道广州吃食冠天下,我说南京吃食冠广州,就凭这香肚,也使羊城出名的腊肠逊色三分。”老南京人习惯称香肚为“冰糖小肚”,其实南京香肚就其用料及腌制流程与冰糖并无相干。所以如此称呼,一则出于市民对它的珍爱;再则,当年的香肚因选料质优、腌制精细,上口鲜香,久嚼之后有甜津津的回味,若加有冰糖一般。旧时凡圆席筵席,香肚所放之处,即首席客人所坐,“独居尊”这句话形象地道出了香肚的特色。
风味特点
色泽红润,香醇鲜嫩,油而不腻,佐餐下酒均宜。